亚洲如何以可持续发展推动业务增长
企业可以在创收与实现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目标(例如解决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或打造可持续社区等)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是可行的,但前提条件是坚决落实运营和技术更新计划。
为此,企业高层领导必须雷厉风行,让投资、创新和跨领域协作贯穿整个价值链。
唯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变量就是时间。亚太地区被认为是基础设施和施工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数字化采用速度仍然处于最慢地区的行列。缓慢的数字化进程可能会严重阻碍亚太地区达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的 2030 年目标。
目前距离 2030 年不足十年,我们必须尽快调整策略,通过新途径兑现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和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等方面的承诺。显而易见,亚太地区的企业和政府领导人需要着力加速提升可持续性。问题是:如何做到?
寻找通往前方的快车道
为实现 2030 年目标,我们需要在推行新的激励方案和法律法规时做到软硬兼施。但只有能够同时灵活运用技术和改良版运营模式的企业领导者才能够取得真正的进步。毕竟投资者已经开始密切关注 ESG 政策。例如,班加罗尔国际机场团队利用数字化工具,在建成全新 2 号航站楼的同时实现了可持续性目标,但这并不是迫于政策制定者的规定,而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要求。
当然,这并不表示这种做法无益于打破政策僵局。2021 年 1 月,印度尼西亚公布了其首份可持续发展计划,并确立了温室气体减排的艰难目标。不久后,新加坡也推出了 2030 绿色计划。这是一项政府层面的立法和补助计划,涉及从教育到贸易、交通运输和环境等多个部门。
在第 26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宣布与美国缔结新协议,携手解决排放问题;印度承诺,到 2030 年,其半数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日本则保证,在已投入 600 亿美元用于支持亚洲低碳化等工作之外,为海外气候融资另行拨款 100 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开始保证采取新的气候行动来减少浪费、降低能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由于为新技术筹措资金和实施新技术都需要时间,在采用解决方案来履行这些承诺的过程中很有可能矛盾重重。
麦肯锡 (McKinsey) 发现,在能源行业,一家普通的公用设施公司如果能够推出随时可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来简化可再生能源过渡工作,最高可在 20 年内节省 10 亿美元。
采用微电网和蓄电池能够提高恢复能力,更好地适应公用设施运营模式。但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依赖着碳密集型能源、反应式管理方法和传统的产能规划工具。
这只是一个领域中的一个例子。亚太地区各企业领导者应审视自己采用技术和实现可持续的方法,立即采取具体措施以发掘现有技术的潜力并实现可持续盈利。
数字化能力触手可及
通过这场疫情,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字化的采用如何快速实现各行各业的转型。在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时,甚至不需要推陈出新。关键在于,解决方案在组织内的采用范围是否足够广泛,传统流程是否得到了充分改进和自动化,或者是否已替换为更合适的流程。
在亚太地区,物联网 (IoT)、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等能够交付可持续成果的技术处于早期采用阶段,并开始逐步融入该地区的业务模式中。
以工程建设行业为例,建筑信息模型 (BIM) 日益受到基础设施和大型施工项目的设计和项目管理团队的青睐。
建造环境的碳排量占全球总量约 40%,而一个普通施工现场丢弃的施工材料甚至高达其采购量的 30%。利用 BIM 技术来管理项目开发工作,可减少 15% 的浪费。
与此同时,这些技术还可以在设施投入使用后用于提高运营效率。它们有助于优化建筑能源性能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帮助根据实际需求协调能耗。
Lendlease 亚洲可持续性负责人 Michael Long 于 2021 年 6 月写道,亚太地区的施工行业已经逐步转向数字化,“开发商应将数字孪生技术视为自主性自适应控制的智能接口”。
Michael 表示,未来将取决于那些使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自主性可持续运营的建筑:“它们意味着一种进步,意味着建筑开始从静态的物理空间变为具有自我意识并且能够预料并适应人类需求的环境。”
BIM 用例和成功案例屡见不鲜,但在亚太地区,只有 7% 的施工企业表示自己充分发挥了这一技术的潜力。这表明,亚太地区还存在广阔的采用空间。投资于早期创新能够让工程建设行业开始建造更多高质量住宅建筑,同时降低对人类和地球的负面影响。
普及数字化技术也有利于构建统一的行业数据平台,将可持续性目标的追踪工作化繁为简。
“可持续性创新”
曼谷的 WHIZDOM 101 综合体很好地诠释了技术在推进可持续成果方面的能力。WHIZDOM 101 可谓是大都市中的可持续智能系统,采用全新设计,旨在帮助居民享受更环保、更健康、更有意义的生活。
该项目巧妙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技术和社区的统一。园区入口的地砖可以采集能源和数据,将人类脚步的动能转换为低压电流,然后将这些电流存储起来并用于 LED 照明、寻路解决方案和移动设备充电器供电。当游客到达该园区场地时,只要跨过入口,即可生成可再生能源。
该项目包含的各建筑也减少了构件数量,使用的是更环保的材料和方法。例如,该项目的中心塔楼位置经过精心设计,可优化自然气流并享受到最充沛的日照。而引入自然光线和自然风后,居民的能耗自然会降低。
WHIZDOM 101 开放后,三维模型会转交给物业经理,而物业经理则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来监控和管理场地。
在制造方面,位于班加罗尔的 Greendzine 公司在数字化设计的帮助下,不仅加快了制造低速电动汽车的速度,采用的制造方式与竞争对手相比也更具可持续性。
这家初创企业借助远程服务协作和设计工具采用了模块化的研发方法。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利用标准构件扩充产品线,而标准构件占零件和材料总支出的 70%。
这大大节省了测试和验证时间,即使产量较低。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也能够更好地通过单一“可信数据源”展开协作,并缩短从样机制作到生产的时间。
“这就像使用虚拟黏土进行创作一样,”Greendzine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Karthikeyan Sundaram 表示。“数字化帮助我们很快做出了物理样机。样机经过三维渲染,方便我们立即判断是否符合要求。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缩短摸索时间,快速确定前进方向。”
我们在等待什么?
值得深思的是,科学界早已意识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同样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法国数学家 Joseph Fourier 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提出大气层存在“温室效应”。俄罗斯地质学家 Vladimir Vernadsky 则在其 1926 年出版的著作《生物圈》中详细阐述了人类生命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一两百年后,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这些关系是多么不堪一击。科学揭示了背后的真相。但是,技术有助于构建赋能框架,帮助实现可持续性目标。
请看一看韩国的例子。其绿色发展策略为蓄电池研发提供了政府层面的支持,助力稳定型多循环充电技术取得了突破,并为集成式电池部署提供了早期支持。从 2010 年到 2020 年间,锂离子电池成本降低了将近 90%,而到 2013 年,韩国电池生产商已经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气候急剧变化引发全球浩劫短短数月后,亚太地区的企业领导者向世人证明,他们能够在解决这一严峻挑战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客户和利益相关方也希望与愿意采取行动的企业携手共进。我们此刻作出的决定将有助于构建更灵活、更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