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产业融合如何创新,又怎样推动创新?

industry convergence

产业融合是什么?

产业融合是指以前不相关的技术领域、工艺流程、企业机构、供应链甚至整个行业部门之间形成的新连通。每一个新的连通都会激发创新,并可能带来重大的颠覆。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中关于convergence (汇聚,融合)一词的定义是:

  • 从不同的方向相向移动和相会的过程;发生这种交会的某一点
  • 变得非常相似或相同的过程

我们可以在商业中越来越多地观察到这种相向而行的过程。随着技术、流程、企业和产业相互交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产业融合。这当然不是一个新现象,但数字化极大地影响并加速了融合。

智能手机是数字产业融合的一个有力的例子,数字化的加速正在推动各行各业发生类似的转变。其意义是深远的——行业界限已经不再重要,而竞争可能来自任何地方。例如,在智能手机领域,诺基亚当年面临了来自不同行业的新的竞争对手(计算机硬件),并且严重低估了苹果将它挤出市场并占据领先地位的潜力。

类似于 2000 年代发生的移动电话行业的巨变目前正在全球各地上出现。汽车现在被视为是车轮上的智能手机,传统制造商不得不与蚕食其地盘的科技公司抗衡。为了跟上融合以及加速创新和颠覆的步伐,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在数字产业融合的时代,驻足不前不再是一种选择。敏捷性、灵活性和创新不应是空洞的说辞,因为新的竞争对手正是在这些能力上展开竞争。

industry convergence car
科技与汽车行业已经融合:如今的汽车配备了内置技术——它们本质上是带车轮的智能手机。

为了确保更高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新速度,工作方式也需要融合,即打破产业、学科和企业之间的竖井。例如,就建筑而言,新的建造方式需要建筑师、工程师、制造商、分包商、承包商和业主聚集在一起,通过流程和技术更无缝地合作。

企业可以利用数据、由数据产生的洞察和自动化来改变事物的设计、制造、拥有和运营方式,从而发挥融合的优势。通过借鉴产业融合的最佳实践并将多学科职能加以整合,企业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 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 改善顾客体验
  •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高效率、可持续性及增长

产业融合的历史

通过融汇技术、流程和商业模式,创造新的组合,这已成为创新的基础;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创新就从未间断过。然而,事实证明,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强大的火箭燃料,它将融合速度从线性变为指数。不同产业及其事物的融汇变得快速而简单,数字资产可以让许许多多事物融汇起来。

汽车行业

新技术或流程的融合——或者仅仅是一些想法——历来是创新和进步的核心。以汽车为例:它是 20 世纪的重大创新之一,也是产业融合的一个绝佳范例。早期的汽车是马车车厢和起源于早期铁路行业的新型推进系统的融合。从那时起,汽车就成为了融合的焦点。冶金和橡胶制造方面实质性的突破为汽车车身和轮胎提供了更好的材料。最终,消费电子和电信行业与汽车产业进行融合,产生了汽车音响和车载电话。

然而,即使在汽车行业内部,如今的融合也已经走向了数字化。车企也必须是科技公司(或与其密切合作),因为汽车已经成为全面的、可升级的计算机和车辆。为了保持竞争力,它们必须提供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并与移动技术和应用程序进行集成。由于汽车制造和科技行业的这种融合是数字化的,因此仪表板的物理连接数量没有限制;现在可以将无限数量的物件连接到汽车上。

电话

电话可能是产业融合的最好例子。有线电话曾经只是用来打电话,后来它与无线和数字技术融合,成为可以发送短信的移动设备。当带宽和处理能力、多点触控显示和相机微型化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就创造了一颗超新星——智能手机,引爆了整个世界!

传媒与娱乐产业

产业融合的另一个例子是视觉效果行业。这一技术进步始于 1990 年代初,它加快了之前平行分离的工作团队的融合。以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为例,它在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部1991 年发行的影片,其拍摄仍然完全是模拟式的,电影制作流程高度连续,内置了胶片打印、共享和审议的时间。

电影制作和视觉效果的数字化,避免了非增值的工作(例如电影胶片的发行和数字化),显著提高了生产力。由于多个团队可以同时处理项目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工作流程变得并行而不是先后排序。这些并行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们对流畅视觉效果不断提高的需求导致专业化制作工具和技能的提高,这集中在主要电影制片厂之外的第三方制作场所。在融合的作用下,这一行业从由一个制片厂完成所有步骤的专有流程转变为基于外包和开放式数据标准化的通用创意市场。

industry convergence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在传媒与娱乐行业,工作流已经成为平行而非先后排序的作业。基于融合,多个艺术家可以同时处理同一个项目的不同部分。

企业如何适应并与产业融合齐头并进

企业与融合齐头并进的一个关键杠杆是调整他们的工作方式。公司需要摆脱孤立的线性流程和业务实践,这通常会导致普遍缺乏协作和主导责任。

数字化、自动化、基于一致的信息模型、敏捷且集成的是更好的工作方式,并专注于发挥跨行业的最佳实践。这些新的工作方式可以在四个主要方面帮助企业变得更加敏捷、灵活和创新:工作流协调、按需定制、虚拟创造和持续重塑。

新的工作方式:产业融合的四大要点

1. 协同工作流

工程建设行业、产品设计与制造行业、传媒与娱乐行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工具(例如欧特克BIM 360或其他 BIM 应用程序),以协调和跟踪工作流程。借助数字工具,团队之间、团队与生态系统和供应链之间可以协调流程,以自动执行任务并发掘数据带来的洞察,获得他们从未期望过的结果。

产品或建筑物的数字孪生是一种强大的数字工具。数字孪生是一种不断更新的数据集成模型,它由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为驱动力,可以监控、维护及优化其物理对应物的性能。数字孪生使每个人都可以访问相同的数据,这样他们就能更有效地进行协调和协作。

欧特克Shotgun是一款针对创意工作室的项目管理应用程序,是实现融合的数字工具的典范。这一平台将来自视觉制作不同部分的所有信息集中在一个地方,因此各工作室可以协调不同公司和不同时区的人员之间的工作流程。这有助于团队更快地完成工作并为各方节省资金。

协同工作流使企业能够捕获以往的工作流程,分析它们与结果的关系,并利用洞察来实施更好的方法。协同工作流还能让各行各业的团队把事情做得更好,无论是六个视觉效果工作室使用Shotgun 制作同一集《权力的游戏》,或是协调复杂的制造装配,还是将建造逻辑融入建筑物的设计中。

2. 按需定制

如今,各行各业的客户都希望有更多的选择和定制选项。然而,提供这些选项的成本通常很高,因为企业需要大规模地进行这些定制。但随着人工智能(AI)融入更多的行业,流程可以变得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制造商正在批量组装更多定制的产品和CNC(数控机床)机器精密制作的独特部件。

衍生式设计帮助设计师和制造商找到满足独特设计标准的解决方案,它也可以成为定制化的盟友。数字孪生也至关重要。例如,一个建筑项目使用可制造性设计(DfM)供应商,在场外建造组件,例如卫生间单元。如果单元的尺寸突然发生变化,异地制造商将立即通过数字孪生得到通知,因此不会造出尺寸不对的卫生间单元。

如果采用模拟式的方法,会先建立一个所有细节都已到位的建筑项目,这是很难改变的。现在,数字孪生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生物。它可以迅速进行迭代,所以定制设计不是个问题。如果客户在最后一刻选择了不同的建筑立面,您可以快速调整数字孪生,它会迅速将新的信息传递给灵活的预制设置。

未来将是定制化的,无论这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的要求而进行影片剪辑的后期制作公司,或是可以使用增材制造及时更换机器零件的企业,还是提供各种非现场制造的模块化建筑部件的承包商。

3. 虚拟创造

数字孪生和通过扩展现实(X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与混合现实(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实现的虚拟环境让创新者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体现他们的创造力。虚拟创造以新的、有益的方式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联系起来。数字孪生使建筑物或产品的实时操作可视化。通过模拟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产品性能,产品的可行性得以显示。屏幕上或 XR 中的超现实世界以其视觉丰富的多感官体验吸引了用户。虚拟创造正在永久性地改变人们的体验和期望。

例如,多用户 VR可以让几组人在建筑物建成之前“漫步”,或者分析在建的建筑物当前和未来阶段。任何地点的协作者都可以分享他们对建筑物的体验,而无需踏足其中。可以对坡道或其他功能进行仿真测试,并评估地震或消防安全。

industry convergence virtual reality
建筑业中的虚拟现实使用户能够巡视建筑物,而不必踏足其中。

虚拟创造工具,如用于生产制造和产品开发的数字孪生,可以对各种选项进行模拟,以检查产品在现实世界中的性能。它们还可以显示设计的哪些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实世界中的维护或创造最有效的制造过程。汽车业和航空业正在使用数字孪生探索下一代交通工具。在能源领域,对石油钻井平台这样的复杂系统进行高度详细的数字复制可以预测哪些方面容易发生事故或故障。

4. 持续重塑

业主和运营商可以在施工现场、工厂车间或制作室之外修改现有产品和项目。可以根据性能、客户体验或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修改。

在工程建设行业,持续重塑的一个例子是建筑物的性能管理,即在建筑完工、投入使用后对其进行改进和调整。输入建筑物数字孪生的传感数据可以持续优化性能,如针对暖通空调(HVAC)系统提出修改建议,或为提高能源效率制定窗户开关的时间表。它还可以在整个建筑中推荐新的建筑组件或更新软件。

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展示了软件和数据监控如何对制成的产品进行持续重塑。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辆的操作系统会增加新的功能和改进;随着收集到的数据越来越多,自动驾驶及其他功能也能不断更新。其他流行产品和仿制的产品,如 Peloton 家用健身车,为互通互联的显示器增加了新的体验——产品的持续重塑在某些领域已经成为竞争的必需品。

采用新工作方式的好处

正如视觉效果行业的例子所示,融合普遍地影响了一个产业的流程、多学科边界和相关技术。

更高效的流程

采用新的工作方式的最大好处之一,是不同的人和团队可以在同一个项目上并行工作,提高效率。类似的数字化转换和数字化过程已经改变了电影制作,也改变了人们制作任何东西的方式。

在一个建筑项目中,可以有这样的情况:一名建筑师在建筑物的一个部分工作,一名工程师在另一部分工作,还有一个制造商在场外生产工业化建筑预制件。这种能力来自于融合,即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融合,让业主能协调工作,定制体验,并不断优化和重塑。

业主拥有更多掌控力

这种工作方式有助于业主了解整个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控全局。他们还可以对所做的一切工作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因此,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控用户体验、质量、运营成本、资本支出、可持续性和碳足迹。

industry convergence smart city
智慧城市的设计和运营建立在数据和数字化服务之上的。

智慧城市:产业融合的实例

智慧城市”的兴起是产业融合的一大趋势。

智慧城市”的五大原则:

  • 基于数据收集和型态分析的数字化转型
  • 市区环境
  • 移动出行,包括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网络、自动化交通管理、步行街或自行车街
  • 治理和财政
  • 包容性(公共空间和资源共享)

与传统城市不同的是,智慧城市的设计和运营更多地基于数据和数字化服务。这为市民以及市政当局、基础设施和交通服务供应商等创造了更好的体验。

我们还需要多年的时间去落实许多智慧城市潜在的原理:智能水电网、电动车街道嵌入式无线充电,以及包括照明和交通在内的人工智能支持的城市系统自动化。但这种势头正在形成,需要建筑师、土木工程师、设计师、制造商、承包商、分包商和业主之间采用不同且更好的协作方式,包括数据和工作流融合。

例如,移动出行公司可以与基础设施提供商或市政当局合作,设计出将其服务整合到智慧城市的最佳方式。英国初创公司Arrival已经开始沿着这些思路,制造出最终将自动驾驶的小型按需公交车。因此,问题是:这些公交车最好在哪里投用?它们在哪里是安全的?公交车的最佳交通模式是何时何地?它们会替代其他形式的公共交通吗?

融合创造更多平台并改变产业本身

智慧城市内的移动出行正在为汽车产业融合的漫长传奇书写又一新的篇章,但这不是最后一章。许多企业——包括汽车、电子,甚至建筑公司——正在设计多方面的“体验”,其中可能包括附加组件、可定制性、持续订阅等等。这些设计的体验与其说是单一产品,不如说是平台。

说到车企内部的持续融合,大型汽车制造商正将自己定位为数字移动或数字体验公司。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对软件工程进行投资,并构建一个服务生态系统。新的吸引人的功能包括 AR 增强型显示器,它们可全方位监控周围环境并提供有关附近地区和娱乐系统的详细信息。这些制造商已经变得不像车企,而更像科技公司。

所有这些投资对于仍然有传统业务要运行的公司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尽管这些变化可能被认为是必要的,但它们也会使公司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大型汽车移动平台公司有其传统的竞争对手,但也要与像Uber这样只提供移动服务的新公司竞争。当然,Uber也是因为有了移动出行和智能手机的融合才成为可能。

一直自诩为科技公司的特斯拉制定了一项总体规划,其中包括特斯拉车主可以使用临时数字钥匙将汽车出租给他人。并且,特斯拉最终可能是完全自动驾驶的,因此租车人会从一个拥有自动驾驶特斯拉的车主那里订购Uber类型的乘车服务,而车主实质上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拼车服务商。

随着融合带来的可能性成倍增加,行业颠覆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从销售产品到销售平台的演变甚至发生在工程建设行业。一家大型建筑技术公司正在创建完全基于数据的“建筑性能管理”体验。此类系统是处理 21 世纪建筑所需的融合的一部分。然而,除了作为建筑公司之外,这家特定的公司也成为了数据公司,这可能意味着它会受到那些更擅长数据和分析工作的公司的竞争,如谷歌。

融合的未来是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产业融合以及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同时在一个项目上的融合将会继续。但问题在于,速度有多快,效果如何?

在2020年出版的《未来比你想象的更快》(The Future Is Faster Than You Think)一书中,作者Peter Diamandis是Xprize 创始人兼企业家,他认为先进技术的浪潮——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3D打印、物联网(IoT)、数字生物学、XR、区块链、全球千兆网连接等等——正在以指数级的加速度融合,并将超出许多人的想象,更快地影响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融合带来的可能性成倍增加,行业颠覆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想想智能手机如何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对相机、计算机、软件、游戏、出版和其他业务造成的巨大颠覆。随着融合影响到更多的行业,智能手机级别的颠覆将继续下去,并且可能在任何地方发生。颠覆的确切性质也很难预测。

然而,交通等领域将经历多个方面的颠覆。时速1,100 公里的超级高铁可能会颠覆航空旅行、汽车旅行和所有其他形式的公共交通。飞行汽车的旧梦可能会以自动载客无人机的形式出现,进而颠覆其他形式的交通和拼车服务。但是,如果虚拟现实(VR)的同步发展变得如此现实而令人满意,以至于很少有人需要或想要通勤、拜访朋友或去度假,那又该怎么办呢?这反过来又会降低超级高铁和载客无人机的商业可行性。

没有人能知道针对一件事的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否会被另一个解决方案所颠覆,而同时后者也消除了人们做那件事的愿望。随着融合的发生,相互冲突的世界会走到一起,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也会不同。技术性的颠覆可能会伤害到一些企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给世界带来了净收益。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幸运的是,许多产业、技术和人类的职业正在融合,以图解决这些问题。

关于作者

Alex Stern是欧特克生产制造平台策略负责人,常驻德国慕尼黑。他从宝马集团技术管理部门开始其职业生涯,之后在管理咨询领域就重大转型项目为制造和汽车领域的客户提供咨询。

Profile Photo of Alex Stern -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