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通过一次环球旅行验证人们对工业4.0生产制造的描述

industry 4.0 manufacturing

全球的制造业正在经历第四次重要改造周期。由智能工厂和新技术驱动,工业4.0带来了制造业的大规模转型,以便实时地管理供应链、决策系统化,并重新设计物理流程。故事详情如下。

Dom Mirabile是一家引领业界的咨询公司的顾问,对于他来说,工业4.0这种说法有助于理解制造商采用的数字化的趋势,但它也引起了过度简化的问题。

“很多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描述表明,如果人们采用了这些幂数技术,我们的生产力和综合供应链将会发生巨大的飞跃,”Mirabile说。“不过这些推测还要以制造商采用新技术为前提。”

但对于Mirabile来说,说到工业4.0,里边包含了一种过于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些企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他说。“所以一般来说它们并不是转型最快的企业。他们的注意力在成本和生产目标上,所以让它们进行创新可能会非常困难。因此,经常听人们说的“要么进行巨额投资要么就被甩在后边”的关于工业4.0的说法并不总能引起业界的共鸣。”

industry 4.0 manufacturing appliance microfactory
一些大型的制造商为了测试新的先进方法设立了较小的作坊,例如在肯塔基州的这种微型家电工厂。Dom Mirabile供图。

英雄之旅

Mirabile在26岁刚刚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时对这种过于单一的描述并不是特别相信。“生产制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他说。“你有大型的OEM(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商)、小型的供应商,公私合营的合作伙伴、政策制定者和提供解决方案的机构。其实这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我想尽可能多地看一看这个系统中究竟都有些什么。”

他的这个愿望实现了。Mirabile接受了单位给他的假期,将一些必需品装入背包,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旅行。他在这次环游世界的旅行中访问了21个国家,最少35个城市,从匹兹堡到深圳,再从深圳到汉堡,参观了50多家制造商。这次旅行既有公路交通也有铁路交通,包括从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乘坐西伯利亚铁路运营部门的火车到莫斯科的七天旅行。

“我参观了中国的小型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Mirabile说。“我还参观了了韩国的造船业(可能是这个星球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以及介于这两种规模之间的企业,包括越南的服装、美国的喷气式飞机、泰国的工业部件以及德国的汽车。”参观过的地方还有很多。

industry 4.0 manufacturing small component–manufacturing facility in Japan
Mirabile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照片的背景是哥特式复兴议会大厦。Dom Mirabile供图。

这添加了一种专业人员的“英雄之旅”的色彩(一种由约瑟夫·坎贝尔推广的探险原型),为Mirabile带来了不少灵感。“我原来工作过几年,在美国看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生产制作,”Mirabile说。“我始终难以理解媒体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炒作,并觉得我有必要去实地考察一下真实的运作情况。”

理解文化现实

Mirabile深入到美国的制造业,重点考察了运营效率、流程控制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当你又到别处参观时,你会意识到其它企业并不总是按照相同的原则设计的,”他说。

他看到低薪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存在重大的经营差异,但不太乐意将这种差异归因于劳动力成本的差异。

“它们的许多组织都有不同的指导原则,因此他们的运营方式也就不同,包括创新,”Mirabile说。“如果你到东南亚去,你会注意到,许多工人就住在国家资助或雇员拥有的工厂宿舍里。工厂不仅仅是他们的工作场所,而且往往也是他们的社区和家庭。这是一个为他们提供工作和生活的机构。你可以想一想这种工作生活方式会如何改变工作模式,这种纽带又如何将那里的每个人凝聚在一起。”

Small-component manufacturing in Japan
日本的一种制造小型零件的设备。Dom Mirabile供图。

例如,资源非常有限的小型制造商在制作工具方面的创新方法就很值得我们注意。“一位制作人员的所有设备都是买的二手的,他将其加工改造来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他说。这些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的工程师。“他们只是靠加工和改造这些二手工具让它们满足他们的需求,”Mirabile说。这只是反映全球制造商的创造力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东南亚,大多数制造商都把眼光放在怎样在生产链中将低价值生产转型到更高价值的生产。 许多制造商似乎不再满足于向跨国品牌供应产品,而是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并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全球品牌将大量的生产制造业务外包,这无形中将自己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专业技术让与给了东南亚,”Mirabile说。“现在他们的供应商正在利用这些能力和技术发展自己的品牌。”

Mirabile发现,欧洲似乎与美国有很多共同之处,那就是劳动力成本都很高。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于欧洲的劳工政策有所不同。“长期以来,这些政策一直努力在找到合适的在人机之间分配工作的平衡点,以及如何在保护工作岗位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动化,”Mirabile说。

最后,“以人为本的工厂”似乎使日本与众不同,在日本大规模裁员很少发生,自动化的利用往往侧重于如何提高员工的生产力而不是把工人替代掉。

制造业的框架重构

Mirabile的实地考察让他有机会对该行业的一些传统智慧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他提供了几个对这个行业进行框架重构的思路:

1、 创新机制 
制造业的创新过程似乎正在发生变化,Mirabile注意到,为了从外部获得设计和生产制造的专业知识而建立的“共同创造平台”正在悄然兴起。“有些企业正在与初创企业合作或把它们培养为尖端技术建立试验基地,”他说。“他们正在为如何将创新推向生产车间制定新的策略。”

2、 智慧模型
制造业中关于人才的讨论应该超越培训和不断学习新技术的话题。一些有远见的制造商正在不断提高和完善,以提供开放的人才模型和真正的职业发展途径。泰国的一家制造商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分散型高技能的劳动力模式对手提袋进行组装,也就是让工人在家中在有生产需要时投入工作。“这使得制造商能够根据需求限制他们的劳动力规模,并为一些偏远社区提供工作的机会,”Mirabile说。

3、 数字平台
“虽说当代对数字化进行肆意渲染,我还是把目光放在了那些重新思考制造业基础系统的组织,”Mirabile说。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投资建立高科技和综合价值链:建造智能工厂并将原材料供应商与制造商、设计师和客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技巨头在引领着业界前进,而不是中国的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商,” 他说。“它们试图让每个人都在其‘工业云平台上’[创建]一个无缝集成的价值链。”

4、 投资手册
领先的制造商不断在如何获得和运用资本的环节上有所创新。Mirabile说,有些企业与供应商或客户共同投资并建立微型工厂以便测试新的生产技术,或者通过将制造创新纳入研发预算的方法,让设计有力地推动新生产技术的诞生。

industry 4.0 manufacturing Smartville, the factory complex in Hambach, France
Dom Mirabile去了几十个地方,这是他访问过的位于法国汉巴赫的Smartville工厂。Dom Mirabile供图。

5、 智能工厂
4.0的理想方式是动态系统不断优化数字和物理过程,但这一愿景远远超过了Mirabile所遇到的实际情况。管理者在进入智能系统中的分层之前,首先应该把灵活性作为必要的条件。“我看到有的工厂正在拆除空气管道或者拆卸设备以实现最大的灵活性,”他说。“这些工厂开始根据需求改变生产线的长度,然后再过渡到闭环自动化。”

总体而言,Mirabile对采用整体方法而不是仅仅依赖最新技术改造自身的公司印象最为深刻。“你会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曾经是制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的公司,或者是一个工业或医疗保健公司,但现在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他说。“许多企业试图通过技术专家的视野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但做得真正好的公司是那些价值驱动的公司。它们倾向于让自己的为服务客户或可持续发展或产品设计的理想成为推动其创新过程的驱动力。这不仅包括采用新技术,还包括重新思考所有其他因素:人才、投资手册、组织原则等。”

这次旅行说明的重要一点就是,工业4.0的前途要比具体的新技术本身复杂得多。